生活在都市的很多人喊着活得太累,工作压力大、生活负担重、人际交往复杂,总是为名利所累、为生活所迫、为情所困、为事业而迷茫,这是因为很多人放不下功利之心。功名利禄是一种虚华,如同我们内心的欲望枷锁,看得越重,枷锁也越重,也会让我们负累不堪。袁隆平院士曾在接受采访时说:“有个权威的评估机构评估说我的身价是一千零八个亿,要那么多钱做什么?那是个大包袱。
前段时间,朋友申请升职,评委对他的创新成果、工作能力、论文论着等皆给予了高度评价,认为他专业水平强,功底扎实,唯一的遗憾是就职年限不足。因此,他便与更高级别的职位失之交臂。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,朋友一直不能释怀,埋怨评委缺乏人情味,责怪评聘制度不科学,整日自怨自艾。作为好友,我正不知该如何开解他时,恰巧读到一则故事,让我对“释怀”有了更
小升初那年,我从镇上辗转到了县里,生活面临着不小的变化。因为父母都在镇上工作,我住在祖父母家。开学的第一天,祖父骑着老式自行车帮我把行李驮到宿舍门口,有个女生正和班主任一起引导大家放置行李。活泼开朗的她和我们完全没有初见的拘谨,俨然一副高年级学生的架势,未承想日后我们竟是前后桌。大家一窝蜂地抢看座位表的时候,我一眼便看到了她的名字——
老薛至今还记得,2009年是他从事皮影艺术以来内心动摇得最厉害的一年。那一年,从业20年的师兄离开了这个行当。他对老薛说:“IMAX《阿凡达》都上映了,潘多拉星球的飞龙会朝着你的鼻尖冲过来,吓你一大跳,你还觉得在幕后比画皮影会有出路吗?你真觉得‘全凭十指逞诙谐就能’双手对舞百万兵?老祖宗留下来的艺术真的要没落了。&rdqu
梁永安,这位“50后”复旦大学中文系退休教授,在2020年10月注册了自己的“B站”账号。“如何成为精致的打工人?”“为什么我说‘90后和'00后是历史上最不适合结婚的一代?”一条条短视频直击年轻人的神经,许多金句流传于微博、豆瓣和朋友圈中。&
8年前,2013年1月,郑哲敏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时,有记者问他:“下一步有什么打算?”他开玩笑说:“我已经做好随时走人的打算了。”如今,他真的走了。2021年8月25日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与世长辞,享年97岁。郑哲敏是我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。
1、那年初夏,一个永久铭刻在我心头的美好夜晚。这是个满月的夜晚,如银的月光毫不吝啬地洒下来,班主任老师倚在教室门前的楼梯栏杆上。多年后,每每回想起那个夜晚,我还会忍不住发出来自心灵深处的战栗。无他,只为那个夜晚,那位老师开启了我封闭已久的自信之门,让一缕清凉的月光悄悄洒落在我的心田。也许是太过平庸的长相,也许是太过贫寒的家境,尽管那时我的成绩还说得过去,我却
高一上学期还没结束的时候,学校就要提前进行文理分科,让很多预备选理科的同学过早放弃了文科科目。有一次上历史课,我把刚刚发下来的历史试卷随手塞进抽屉,躲在书堆后悄悄啃起了化学教材,运气不巧,恰好被历史老师撞见。一向温柔的女老师,那天出奇的愤怒,批评我的嗓门几乎震响门板。那时,我并不太赞同她“全面发展”的教学观,但还是老老实实地学起了历史
谢宁的家乡在一个偏远山区的小镇,从小到大他的成绩和他的人一样都平平无奇,考上村里一般的初中,再考上镇里一般的高中。没有意外,高考也只考上了老家一所不知名的二本学校。说是一所大学,但学校的教学风气差,硬件设施也差,从大二开始打游戏在男生寝室流行起来,男生每天打游戏到半夜两三点,学习基本靠突击,突击不来的就作弊。从什么时候谢宁有了考研的想法呢?大概因为在大学他想
居庙堂之上,处江湖之远,皆忧其民者,方可为官。《明朝那些事儿》的作者“当年明月”,本名石悦。最近,石悦被任命为上海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。据说,曾经进入中国作家富豪榜排行前十的他,平时不抽烟不喝酒,更不爱和人打交道,最喜欢的就是读书和写作。至于为什么要保留公务员身份?2009年,在接受《面对面》采访时,石悦说:“我觉得工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