显德三年三月,后周第二位皇帝柴荣命赵匡胤率兵两千屯兵六合,阻击南唐军。四月,李景达率一万多人来到六合,把赵匡胤军包围,因为不知道城里什么情况,又因为城墙坚固,李景达不敢贸然攻城。这一围就是几个月,城内粮食就要没了,为此赵匡胤十分着急,这时,有一名士兵,拿来一只鸭子,高兴地对赵匡胤说:“今晚将军有吃的了。”赵匡胤的脸立刻拉了下来,说:&
1925年,美国科学家麦开进行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老鼠实验:将一群刚断奶的幼鼠一分为二,区别对待:第一组享受“最惠国待遇”,予以充足的食物让其饱食终日;第二组受“歧视待遇”,只提供相当于第一组60%的食物,饿其体肤。当人们对第一组老鼠的待遇投以羡慕的眼光时,实验结果却大大出人意料:第一组饱老鼠难逾千日,未到&ldq
马未都早年进入收藏一行时,在上海友谊商店看中一只碗,标价3万元。当时人们普遍工资不高,3万元已是天价。可他实在是太喜欢这只碗了,每次到上海必去看它。又一年,这只碗被一个商人以792万元的高价买走了。几年之后,这只碗又以2147万元的高价拍卖掉了。据他估价,这只碗现在的价值差不多高达1亿元。就这样,他与这只碗失之交臂。这件事是不是成为马未都收藏生涯中最大的遗憾
袁隆平说过这样一番话:“尽管天上有一颗以我的名字命名的行星,地上到处有我的画像,名字也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上,但我绝对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。因为我童心未泯,不喜欢古板,不喜欢一本正经。”他在各种场合都保持着普普通通的本色,总是那么随*,那么率真。也正是这种低姿态,凸显出他的崇高品格,成为人们心中真正的明星。易中天曾在一次媒体举办的活动中
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?注意力和穿透力。什么是穿透力?就是可以排除周围所有的纷纷扰扰,眼睛盯着你前行的路,那就是穿透力。你可以穿透黑夜,看到星光;你可以穿透交通拥挤走向高远;你可以摆脱所有微信和微博的骚扰,坚持专注学习,这就是穿透力。而穿透力恰恰跟注意力是一样的。当我们的生命有目标,如果你的眼睛可以穿透困难,盯着目标,目标永远就是最大的,你就会变成成功者。当你的
一小学教师让她班上的学生玩游戏,老师叫每位学生从家里带几只苹果,用塑料袋装着,每只苹果上写上自己痛恨的人的名字,有几个痛恨的人就要带几只苹果。第二天,每个孩子都拎了个塑料袋,里面装着苹果,有些学生带的是两只苹果,有些是三只,最多的有五只,老师叫学生们把这些苹果一直带在身边,这个游戏玩一个星期。几天过去了,有些学生开始抱怨起来,他们说,苹果烂了,味道很难闻,那
“每临大事有静气,不信今时无古贤。”这是出自晚清翁同龢的一副对联。他认为,古今贤达之人,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,越是能心静如水,从容应对。为人处世,沉得住气,是能看穿看透,自然而不矫饰,低调而不张扬。有这种修养的人是有智慧的人,总能在紧急危难之时,做到思路清晰、阵脚不乱,在沉着与忍耐中寻找应对的方法。当年读《三国演义》,看到诸葛亮与司
有一次,子贡问孔子说:“从前齐君问您应如何治国,您说治国在于节省财力。”孔子说:“是啊。”子贡说:“鲁君问您应如何治国,您说治国在于了解大臣。”孔子说:“是啊。”子贡说:“叶公问您应如何治国,您说治国在于使近处者高兴,使远处者来依附。”孔子
这个时代的标签就是“快”,发展快,思想快,行事快,每个人都在争分夺秒地把自己嵌入刚刚好的方块里。《礼记·中庸》有言:“凡事豫则立,不豫则废。”这里的“豫”通“预”,就是预备的意思。凡事做好准备,哪怕只是提前5分钟,你会变得更加从容。古人圣训,诚不欺我
古时候,有个来自塞北的官员到江南任职,到任那天,当地人设宴给他接风洗尘,以尽地主之谊。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,厨师端上了一盘菱角,这位官员竟然直接往嘴里塞,把一桌人看得目瞪口呆。菱角有硬硬的壳,还有两个尖尖的角,这位大人怎么能带着壳吃呢?不过大家一想就明白了,这是水乡特产,大人根本没见过,当然不知道该怎么吃呀。于是,有个热心肠的人来到官员身旁深施一礼,悄悄提醒道